大品吉樂旅行社
吉樂旅遊大師
最新出團報名
朝聖探索行程
南北印度佛陀八大聖地
日本百觀音 四國遍路
西藏.四川.雲南.聖山雪域
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勝境
中國崑崙道宗名山勝境
中亞古國 大唐西域記
吉樂文旅佛教石窟名剎
尼泊爾 斯里蘭卡 不丹
吉樂朝聖探索旅遊 Mission
旅人文摘
吉樂好評
聯絡我們
FACEBOOK
LINE
旅人文摘
中國佛教名山文旅
旅人文摘
中國佛教名山文旅
朝聖探索旅遊Q&A
印度尼泊爾不丹
西藏神山聖湖
中國崑崙山道宗
中國佛教名山文旅
日本高野山四國遍路
朝聖探索旅遊Q&A
印度尼泊爾不丹
西藏神山聖湖
中國崑崙山道宗
中國佛教名山文旅
日本高野山四國遍路
搜尋
成都 - 貓熊基地.睡懶覺熊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於1983年建立,位於四川省成都市北郊斧頭山側的淺丘上,是中國乃至世界著名的集大熊貓科研繁殖、公眾教育和教育旅遊為一體的研究機構和旅遊目的地,也是一個專門從事瀕危野生動物研究、繁育、保護教育和教育旅遊的非營利性機構。
峨嵋山 - 聖壽萬年寺.白水普賢寺(鎮寺三寶.貝葉.御印.佛牙).白龍洞
萬年寺,又稱普賢寺、白水寺、白水普賢寺,位於中國四川峨眉山駱駝嶺上,為峨眉山上最大的佛寺。該寺建於晉朝隆安年間,慧遠之弟慧持入蜀建寺,初名為普賢寺。唐乾符三年(876年),慧通禪師更名為白水寺,北宋時期曾多次修葺,並稱白水普賢寺。明朝萬曆皇帝為其母親慶賀七十大壽,賜金修築無梁磚殿,並題寫「聖壽萬年寺」金匾,此後寺改用萬年寺。
峨嵋山 - 聖像峨嵋.十方普賢夜秀
《聖象峨眉》演出場地位於峨眉山市大佛禪院景區象城大劇院內,該劇碼由樂山漢嘉旅遊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四川省大木偶劇院以及四川師範大學舞蹈學院連袂打造,該項目投資8000多萬,劇院面積3000多平方米,是峨眉山市最豪華的演出場地。《聖象峨眉》演出是作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的峨眉山夜間旅遊形態的一種新開發,是峨眉山景區的品牌晚會,時間為90分鐘,由“幻、雅、靈、蜀、剛、夢、禪”七部分組成。
雅安 - 蒙頂山.永興寺.甘露道場.大蒙山施食道場
永興寺位於雅安蒙頂山風景區後山,始建於唐,盛於宋。唐時,意取"蒙山之龍脈"名龍泉院。明天啟年間重修,以"院脈流泉"於夢山,取名蒙泉院。清改名為永興寺至今。永興寺為佛教中大蒙山施食的發源地,儀軌由宋代不動法師在四川蒙山所創,現為漢傳佛教寺院中的常見晚課。
峨嵋山 - 伏虎寺.離垢園.密林藏伏虎
伏虎寺,又稱伏虎禪院、神龍堂、虎溪精舍,位於四川峨眉山山麓,晉代為一小廟,唐代雲安禪師重建,旁有龍神堂、藥師殿;宋朝時為“神龍堂”
峨嵋山 - 報國寺.會宗堂.峨嵋山第一景
峨眉山報國寺、又稱「會宗堂」,位於四川省峨嵋山山麓,該寺是峨嵋山第一座佛寺、門戶。建於明萬曆年間,寺內正殿原供奉著佛、道、儒三教的代表,故為「三教會宗」。
峨嵋山 - 金頂.華藏寺.臥雲禪寺.雷洞坪.普賢菩薩道場
峨眉山位於中國四川峨眉山市境內,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普賢菩薩道場,在武俠小說裡是峨嵋派的所在地,峨嵋山最高峰萬佛頂海拔 3099米
彭州 - 九隴山.三昧禪林.悟達國師.三昧水懺道場
三昧水聖地位於四川彭州市九隴鎮的九隴山上。是上三昧、中三昧、下三昧寺廟的統稱,也是佛教典籍中記載的唐代悟達國師洗愈人面瘡的泉水名。
普陀山 - 古佛洞.仁光大師.肉身菩薩
普陀山古佛洞原為一洞穴,清光緒年間僧仁光結茅於洞中,後因他坐化圓寂洞中肉身不腐而出名。民國7年(1918)僧開明與一張姓商人建庵於洞側,共有庵宇31間
普陀山 - 普濟禪寺.圓通寶殿.毗盧觀音
在普陀山悠久的歷史中,除了觀世音菩薩顯化之處及修行之處外,有三座寺廟室最主要的禪院出家人修行之處,名稱分別為普濟禪寺、法雨禪寺、慧濟禪寺
普陀山 - 紫竹林.竹林禪寺.不肯去觀音.洛迦山
前往普陀山第一個朝聖點,前往傳說中的紫竹林、不肯去觀音院、紫竹林禪寺,這幾處寺院是離普陀山碼頭最近的點,步行即可抵達
普陀山 - 南海觀音大士.南海觀音像.南海觀音禪林
普陀山南海觀音立像始建於1996年,1997年農曆六月竣工,九月二十九日舉行開光大典,據說開光的時候,天空雲霧中照耀一片光芒,照射在觀音像上
普陀山 - 南天門.百步沙.龍華會.大觀蓬寺
普陀山南天門是一處相當精巧的景點,南天門位於普陀山小島南山嶼,從南天門可以遠眺南海觀音像
普陀山 - 補怛洛迦山.送子觀音.四十八願塔.南海觀音大士修行之地
普陀山古佛洞原為一洞穴,清光緒年間僧仁光結茅於洞中,後因他坐化圓寂洞中肉身不腐而出名。
普陀山 - 佛頂山.慧濟寺.觀音寶殿.送子觀音
慧濟寺俗稱佛頂山寺,位於海拔291.3米的佛頂山上又名「菩薩頂」,是普陀山最高處,俗稱佛頂山寺,為普陀山第三大寺,慧濟寺初建於明代,為普陀山三大寺之一。
普陀山 - 梵音古洞.青鼓壘山.瞻聖閣.海潮之聲
梵音洞位於普陀山最東部的青鼓壘山,梵音洞與潮音洞南北相對,它和潮音洞的潮音,各俱特色
普陀山 - 法雨寺.天花法雨.九龍壁.護國鎮海禪寺
法雨寺又稱後寺,位於普陀山後山南麓,為普陀三大寺之一。法雨寺占地33408平方米,明萬曆八年(1580年)僧人大智真融始建,初名海潮庵,後改稱海潮寺、護國鎮海禪寺。後因康熙帝禦賜「天花法雨」匾額,改名為「法雨禪寺」。經康熙時期大規模擴建,殿堂樓閣達200餘間,占地47600平方米,成為普陀三大禪寺之一。法雨寺依山就勢,層層升高,自前至後六重殿宇,共245間。
九華山 - 望華禪寺.九華山前第一寺
九華山望華禪寺,坐落九華山五溪橋頭,是九華山進山第一寺,是九華山之北大門,自古為瞭望九華雄姿的最佳之地
九華山 - 地藏王菩薩.肉身寶殿.地藏禪寺
在九華山眾多寺院當中,最重要的當屬地藏王菩薩肉身寶殿,在中國四大菩薩之中多出為佛經記載
九華山 - 百歲宮.五百羅漢.百歲泉.東崖禪寺
今天的目的地是百歲宮,百歲宮,初名摘星庵,又名萬年禪寺,百歲宮位於九華山插霄峰之上寺
九華山 - 化城寺.娘娘塔.開山第一寺
化城寺為九華山開山祖寺,歷史最悠久又是地藏菩薩道揚,是九華山寺院的“總叢林”。
九華山 - 古拜經台.地藏王菩薩腳印.天台索道.觀音峰寺
今天的目的地是九華參天台景區,九華山比較重要的景區有三個,第一是九華山寺廟區,也就是地藏菩薩的所在地,第二是天台景區
九華山 - 天台寺.十王峰.地藏古洞.大鵬聽經石.一線天
天台寺又名“地藏寺”、“地藏禪寺”,位於安徽省青陽縣九華山的天台峰頂,海拔1306米,為九華山位置最高的寺院,是來尋訪地藏王菩薩聖蹟必訪之處
九華山 - 大願文化園.地藏王菩薩聖像.弘願堂
九華山地藏菩薩露天大銅像最初由九華山佛教協會原會長仁德法師於1990年發願籌建,2003年11月舉行開工典禮,2005年3月正式興建。
五台山 - 殊像寺.大文殊殿.蕎麵頭文殊菩薩
五台山禪院林立歷史悠久,五台山最重要的一座就是殊像寺,殊像寺被認為是文殊菩薩在五台山的正宗祖庭,該寺創建於元代,於明代弘治年間和萬曆年間重修
五台山 - 菩薩頂.大鍋院.大文殊殿.天王殿 (上)
菩薩頂寺是傳說中的文殊菩薩居住處,為五台山黃廟,菩薩頂坐落在海拔1800米的中臺龍頭之上,左為青龍山(即東臺),右為白虎山(即西臺),北臺葉斗峰為靠山
五台山 - 菩薩頂.大廣宗寺.大圓照寺.羅喉寺 (下)
菩薩頂顧名思義就是位於五台山各寺廟的頂峰,我站在菩薩頂挑望著五台山境,即將動身穿過這座牌坊共有108 階梯往下走
五台山 - 塔院寺.大白塔.轉經筒.藏經閣
今天天氣很晴朗,我來到了塔院寺,此刻正值傍晚時分氣候宜人十分幽靜,塔院寺是五台山“五大禪林”之一、全山“青廟十大寺”之一,是來到五台山必定要參觀的寺院之一
五台山 - 五爺廟.萬佛閣.廣濟龍王
中國五台山祈願最靈驗名聲顯赫的就屬萬佛閣了,萬佛閣又稱為五爺廟,寺廟面積雖小在五台山卻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五台山 - 佛母洞.千佛洞.登山小車.日出
五台山佛母洞又稱為千佛洞,是一個石灰岩洞,在五台山有象徵出世入世的意義,佛母洞是非常特殊的景點,一般人若非緣分具足,是不容易進入佛母洞的,
五台山 - 碧山寺.十方禪寺
今天天氣非常的好,趁著好天氣一早,我們來到了碧山寺,碧山寺位於台懷鎮東北2公里北台山麓,
五台山 - 黛螺頂.大螺頂.小朝台
黛螺頂又稱為大螺頂,又名青峰,古寺名叫佛頂庵,寺院創建於明成化年間,明萬曆年間和清康熙都曾經修建過,這間寺院在五台山地位非常重要,許多人都千里迢迢來此朝禮五方菩薩,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前往大朝台朝禮五方菩薩,這裡是最接近的五方菩薩的寺院。
五台山 - 大佛光寺.豆村.女弟子佛殿主寧公遇.中國建築第一國寶
佛光寺始建於北魏孝文帝時期,是中國現存第二古老的木結構建築,僅次於五台縣南禪寺大殿。佛光寺大殿是中國現代最早發現的唐代木結構建築,其內還有唐代塑像、壁畫和墨書題記,集四大唐代遺物於一身,因此被建築學家梁思成稱為「中國第一國寶」。
五台山 - 普化寺.玉皇廟.福祿壽三星雕刻
普化寺,初名帝釋宮。明崇禎年間(1628-1644)建有一座玉皇閣,裡面供著玉皇大帝,所以又有玉皇廟之稱。現建築是民國十四年(1925)在玉皇廟的廢墟上重建的。
忻州 - 秘魔岩.秘魔寺.秘密寺.文殊菩薩令500龍神藏修之所
秘魔岩又名秘魔寺,因唐朝秘魔和尚在此講經說法而得名,秘魔寺創建於北齊,唐宋時聲譽大振,聞名全國,在佛教界享有盛名。
五台山 - 南禪寺.大唐遺珍~最古老木建築
南禪寺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一座唐代建築,也是中國乃至世界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築。南禪寺位於五台縣西部陽白鄉李家村,坐落在村西一個頂部平坦開闊的土崗上。
五台山 - 大顯通寺.大孚靈鷲寺.顯通銅殿
顯通寺,又稱大顯通寺、大孚靈鷲寺、花園寺、大華嚴寺、大吉祥顯通寺、大護國聖光永明寺、永明寺,位於山西五臺山中心區的台懷鎮北側。該寺建於東漢明帝永平年間,晚於白馬寺數年,世稱「中國第二古寺」,初名大孚靈鷲寺,意在引用佛陀講經於靈鷲山典故。顯通寺是五臺山第一大寺,清康熙二十六年(西元1687年),改名為大顯通寺,它是中國最早的佛寺之一。
五台山 - 清涼寺.清涼石.文殊菩薩.清朝順治皇帝出家
五臺山清涼寺,寺內因有著名的文殊聖跡“清涼石”而得名。現今的清涼寺,是20世紀90年代後期,由香港黃惠卿女士等籌資、山西省文物局工藝美術大師胡銀玉設計施工重建的一座新寺。據“清涼山志”載,此寺造於北魏孝文帝延興二年至太和十七年間(472-493)。
五台山 - 文殊洞.伏虎羅漢.文殊菩薩閉關之地
文殊洞坐落在佛教聖地五臺山東台腳下,白馬山後棲賢谷中,背山面壑,僻靜悠然。據《清涼山志》記載伏虎羅漢朝禮五台,路經此地,見山勢奇異,乃修行之聖地,遂發心常住洞中,並往四處弘法佈道,度化有緣眾生,歷經數年,山中僧俗見其神異非凡,追蹤於此,見羅漢遂於洞中坐化,顯現文殊菩薩騎獅子像,文殊菩薩曾於洞中修行成就而得名。
五台山 - 大朝台.東台望海峰.望海寺.聰明文殊菩薩
隋文帝時台頂始建寺院。元代重建時名位望海寺,明代嘉靖年間重修,內供聰明文殊,為五臺山東台,位於台懷鎮東10公里,海拔2795米,面積100餘畝,台頂曾建有望海樓。遠望山形,猶如一隻站立的大象。居頂環視,又像一個特大的龜甲。古人說:“登上東台頂,極目到海瀛”。登東台而看日出,是五臺山旅遊的一大景觀。
五台山 - 大朝台.北台葉斗峰.靈應寺.無垢文殊菩薩.廣濟龍王
北台頂,亦名葉斗峰,海拔三千零五十八米,是五臺山諸峰中的最高峰,也是華北地區的最高點,素有"華北屋脊"之稱。北台頂靈應寺的佈局結構簡單,山頂僅有十餘間樓殿房舍。這裡是總覽台懷腹地風光的最佳位置。靈應寺創建於隋代,坐北朝南,原有山門三間,門額懸掛「敕建大臺北頂」巨型匾額。東西兩間,內置石碑各三通,石碑記載了歷代對靈應寺的興建等情況。
五台山 - 大朝台.中台翠岩峰.演教寺.孺童文殊菩薩.萬聖澡浴池
武台山中台,又名翠岩峰,海拔2894米,僅次於北台頂,為五台山五大主峰之第二高度。中台翠岩峰頂、雲霧之中、有一寺院矗立,名演教寺,文殊菩薩於此演教說法。
五台山 - 大朝台.西台掛月峰.法雷寺.獅子吼文殊菩薩
法雷寺,是山西省五臺山西台頂的一座寺院。法雷寺,創建於隋代,內供獅子文殊像。唐開成五年時,台頂中心有四間龍堂,置文殊像。明代,法聚和尚予以重修。清鹹豐年間,源修法師等又建石窯洞數間。民國十二年,寺院改建成一處四合院,南北二殿為石窯洞,
五台山 - 大朝台.南台錦繡峰.普濟寺.智慧文殊菩薩
普濟寺是五臺山南台的一座寺院,南台又稱錦繡峰,海拔2485米,台頂面積約14萬平方米。山峰聳峭,煙光凝翠,繁花似錦,千巒彌布,五彩繽紛,因此取名為「錦繡峰」。
雪竇山 - 雪竇寺.彌勒大佛.彌勒菩薩道場
雪竇寺全稱雪竇資聖禪寺,坐落於雪竇山中,雪竇寺最早建造於晉代,興起於大唐,鼎盛於兩宋,雪竇寺是由禪宗執幟,南宋被敕為“ 五山十剎 ”之一,明代列入“天下禪宗十剎五院”之一
成都 - 文殊院.千佛塔.玄奘大師佛骨舍利
文殊院位於成都市青羊區,文殊院始建於隋大業年間(605年—617年),初名信相寺,相傳是當時隋文帝之子蜀王楊秀之寵妃為當時的比丘尼信相所建。
大同 - 懸空寺.玄空閣.峭壁上的奇蹟建築
懸空寺的創建歷史有不同說法。一種稱該寺始建於北魏太和十五年(491年),是由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下令建造的,原意是將天師道長寇謙之的天師道場遷移至此。懸空寺建成時原名為玄空閣,後因為「懸」和「玄」諧音,以及寺廟建在了懸崖的半山腰處,遂被稱為懸空寺。
天台山 - 國清寺.天台宗祖庭.智顗大師
天臺山國清寺是一所佛教寺院,位於中國浙江台州天臺縣城北天臺山麓,建成於隋代,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歷史,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