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三太子.中壇元帥

中壇元帥是哪吒的職稱,哪吒源自梵語 nalakūvala,亦音譯作那吒、哪叱、那羅鳩婆、那拏、那吒矩韈囉、哪吒俱伐羅等等,本是佛經中的天神毗沙門之子或孫子。除了中壇元帥的稱呼外,哪吒在台灣民間還有「太子爺」、「三太子」「羅車」等不同稱號。

最早哪吒在佛經裡出現,原是一種文學比喻,藉由天神喜獲麟兒哪吒的情景,展現佛陀之父得子的喜悅。後來密教將哪吒化為護法神,補充以更具體的形象,成為天王的三子或孫子,手捧戟或是塔,追隨天王,奉佛教勅保護佛教。此一形象經轉化後,收入《萬曆道藏》的《三教搜神大全》,祂變成托塔天王李靖之子,仍排行第三,有三頭九眼八臂,足踏盤石。這時的哪吒已和中國的歷史與傳說更進一步結合。哪吒之所以成為中壇元師,扮演民間宗教廟宇護衛軍的主將,帶領諸鬼神眾,有著諸多成因。包括佛教經典提供相關神話來源、形象塑造、法術概念等基礎;加以流行的小說如《西遊記》、《封神榜》為之倡導;乃至道教將祂收錄成玉皇大帝座下的仙人,幾股力量交織的結果豐富了哪吒的性格,促成其普遍流傳。

哪吒又作那吒。源於元代《三教搜神大全》。相傳哪吒是托塔天王李靖的第三子,也是如來佛祖的弟子之一,在天宮任三壇海會大神。哪吒出生時,左手掌有個“哪”字,右手掌有個“吒”字,所以起名哪吒。他三歲就下海,闖下大禍,踏倒水晶宮,捉住蛟龍抽筋刮鱗。托塔天王怕他長大再惹大禍,想殺哪吒以絕後患,誰知哪吒憤怒,拿刀在手,割肉還母,剔骨還父,一縷靈魂到西天告佛,如來取荷藕做他的骨骼,荷葉做他的肌肉,使哪吒起死回生。後來哪吒要殺天王,報那剔骨之仇,多虧如來從中說和,賜給天王寶塔一座,讓哪吒以佛為父,才消釋了父子冤仇。哪吒年少但法力廣大,可以變化為三頭六臂,足蹬風火輪,手使一柄金槍,項戴乾坤圈,又有斬妖劍、砍妖刀、縛妖索、降妖杵、繡球兒等六件法寶,變化多端。每逢托塔天王掛帥出征,哪吒必然前往,有時當先鋒,有時為大將,先後降服九十六個妖魔,是天上人間公認的少年小英雄。

哪吒三太子,是相傳中的托塔天王李靖的第三子,其兄為金吒、木吒。哪吒三鬧東海之傳說,為民間樂道。在香港亦有三太子廟。據傳是玉帝駕前的"大羅仙"轉世。原大羅仙是身長六丈,頭戴金環,三頭九眼八臂,口吐青雲,腳踏磐石,大喝一聲能使彤雲下塌大雨滂沱。玉皇大帝嘆息人間魔怪太多!所以派大羅仙下凡收服。即轉生為李靖之三子-- 哪吒,成為一位手持火尖槍。金磚,乾坤圈。混天綾,腳踏風火輪,三頭六臂的神童形象。道教中說他是神兵神將的統帥,稱"中壇元帥""威靈顯赫大將軍"。玉帝命池永鎮天門。

 

相關景點
旅遊介紹
歷史勝跡
歷史勝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