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聖帝君.伽藍菩薩

關羽,字雲長,本字長生,司隸河東解人(今山西省運城市),約生於東漢桓帝延熹年間,東漢末年三國時期劉備勢力的重要將領。關羽最為特殊之處是其倍受中華文化歷代推崇,由於其忠義和勇武的形象,多被民眾尊稱為關公、關老爺,又多次被後代帝王褒封,直至「武帝」,故也被稱為關聖帝君、關聖帝、關帝君、關帝等。儒教奉為五文昌之一,又尊為「文衡聖帝」,道教奉為「協天大帝」、「翊漢天尊」。中國佛教界奉其為護法神之一,稱為「伽藍菩薩」。民間由於《三國演義》等傳統作品的影響,普遍認為關羽與劉備、張飛是結義兄弟,關羽排行第二,故又俗稱其為關二爺、關二哥。

民間宗教信仰自漢朝以來,漸漸融合儒、釋、道三教而為一的民間信仰。然而民間所信仰的神明,大多數可分出其所屬的系統,如媽祖屬於道教,孔子屬於儒教,觀音屬於佛教,神明的界限相當清楚。但是,關帝聖君乃儒、釋、道三教均尊其為神靈者,在儒家中稱為關聖帝君,另有文衡帝君之尊稱,佛教以其忠義足可護法,並傳說他曾顯聖玉泉山,皈依佛門。因此尊他為護法伽藍神、蓋天古佛,於道家中,由於歷代封號不同,有協天大帝、翔漢天神、武聖帝君、關帝爺、武安尊王、恩主公、三界伏魔大帝、山西夫子、帝君爺、關壯繆、文衡聖帝、崇富兵君等,民間則俗稱恩主公。

關公不但被佛、儒、道三家稱為神,更被歷代皇帝加封二十三次之多,由「候」加封至「聖」。依託關帝古陵建成的廟殿:河南洛陽關林,厚葬關羽之首,這裡漢稱「關冢」,明稱「關王廟」,清道光年間始稱「關林」。林內翠柏森森,造像高大,關帝古林高 10 米 ,佔地250 多平方米,是海內外朝拜者心中的聖地。

當陽關陵位於當陽市城區西2公裏處,是中國曆史上蜀漢名將關羽的陵墓。史載,當陽關陵是埋葬關羽身軀的地方,故當地民間流傳有「頭枕洛陽,身臥當陽」之說。關陵,原稱「大王冢」,墓建於東漢末年。南宋淳熙十年(1183年),襄陽太守王銖在墓前修築祭亭。明代成化三年(1467年)始建廟宇。群體建築則落成於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關陵,佔地45000平方米。採用中軸對稱式帝陵規制,中軸線上,有八座古代建築物,依次是神道碑亭、「漢室忠良」石牌坊、三元門、馬殿、拜殿、正殿、寢殿、陵基。兩旁有華表、鍾樓、鼓樓、碑廊、齋堂、來止軒、聖像亭、伯子祠、啓聖宮、佛堂、春秋閣等。正殿大門上方有清同治皇帝禦筆「威震華夏」金字匾額壹塊。

荊州關帝廟雄踞在荊州古城的南紀門內。史料記載:這裡曾是蜀漢大將關羽鎮守荊州的府邸故基,關羽曾在這裡裏運籌帷幄,總督荊襄九郡諸事十年有餘,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關羽死後,這裡成了他後裔世襲江陵的襲地。到了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荊州城最早、最大的關廟在這裡建成,後因種種原因,古殿宇毀失殆盡。現在大家看到的關帝廟是1987年,經原江陵縣人民政府及國家旅遊局籌資,按清乾隆縣志載古關廟建築布局圖樣在原關廟遺址上複建的。

相關景點
旅遊介紹
歷史勝跡
歷史勝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