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公禪師.李修緣

濟公是歷史上的真實人物,生於南宋紹興十八年,卒於嘉定二年,原名李修緣,法名道濟,因在平生才華橫溢,樂善好施,深知民間疾苦懲處為富不仁之人,深受百姓愛戴尊為濟公。浙江台州人,是當時天台臨海都尉李文和的遠房孫。他剃度出家的地方就在靈隱寺,在他一生的行徑中,被民間渲染的離奇古怪。事實上,濟公是一位性格率真而頗有逸才的名僧,他的師父就是著名的瞎堂慧遠禪師。濟公佛學造詣頗高,但其一生行徑與一般出家僧人也確有不盡相同的地方。濟公一生怡然飄逸,喜好雲遊,出行四方,足跡遍及浙、皖、蜀等地。他常常衣衫不整,寢食不定;為人採辦藥石,治病行醫,解憂解難,常常靈驗,廣濟民間疾苦。其德行廣為人們所傳頌。又叫濟顛和尚。

濟公的傳說起源於南宋末期。在明清之際,民間的說書人開始以濟公為主題,逐漸發展出故事,至清朝時,集成《濟公全傳》一書。他的神通傳奇,據說是來自於南北朝梁武帝時代的寶誌禪師。在融入民間信仰之後,逐漸變成一位帶有佛道兩家特色的神明。一貫道以濟公為他們崇拜的仙佛之一,其張天然祖師實為濟公下凡。另外,東井圓佛會亦供奉濟公。佛教徒大致認同濟公禪師是因為某些因素而不守戒律,不過並不認同對濟公破戒的崇拜。

在一般僧俗眼裡,道濟的言行出格,被認為不是正常的人。所以有的僧人向方丈告狀,說道濟違犯禪門戒規,應責打並逐出山門。誰知,方丈慧遠一邊口宣:“法律之設原為常人,豈可一概而施”!並在首座呈上的單紙上批了:“佛門廣大,豈不容一顛僧”!此後無人再敢詬逐。瞎堂圓寂後,道濟去淨慈寺投德輝長老,後來做了書記僧。《佛光大辭典》中記載:“道濟,宋代臨濟宗楊岐派僧。臨海(浙江)人,俗姓李。名心遠,字湖隱,號方圓叟。年十八,落髮於靈隱寺,性狂顛,嗜酒肉,人號濟顛。先後參訪國清寺之法空一本、祗園寺道清、觀音寺道淨,後投虎丘山瞎堂慧遠門下,嗣其法,又依淨慈寺,寺毀,行化嚴陵。瀕湖居民食螺斷尾,師每乞放水中,螺多活而無尾。嘉定二年,坐逝,世壽六十,葬於虎跑塔中。”世人僅知濟公的“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卻不知還有後二句“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故而濟公之言行舉止,非一般人所能洞悉,亦不可妄學,妄毀。

相關景點
旅遊介紹
歷史勝跡
歷史勝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