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劍川-石寶山石鍾寺 (石鍾山石窟) 雲南劍川-石寶山石鍾寺 (石鍾山石窟)
雲南劍川-石寶山石鍾寺 (石鍾山石窟) 雲南劍川-石寶山石鍾寺 (石鍾山石窟)
雲南劍川-石寶山石鍾寺 (石鍾山石窟) 雲南劍川-石寶山石鍾寺 (石鍾山石窟)
雲南劍川-石寶山石鍾寺 (石鍾山石窟) 雲南劍川-石寶山石鍾寺 (石鍾山石窟)
雲南劍川-石寶山石鍾寺 (石鍾山石窟) 雲南劍川-石寶山石鍾寺 (石鍾山石窟)
雲南劍川-石寶山石鍾寺 (石鍾山石窟) 雲南劍川-石寶山石鍾寺 (石鍾山石窟)

雲南劍川-石寶山石鍾寺 (石鍾山石窟)

石鐘山石窟(Shizhongshan Grottoes)位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沙溪鎮石鐘山上,開鑿於南詔中後期至大理國。因山上有大石如巨鍾,因而得名石鐘山。石窟分佈於石鐘寺、獅子關、沙登箐,共17窟,造像233軀。造像題材有佛、菩薩、天王、明王、僧人、居士、供養人,以及南詔王及其侍臣、親屬等。造像具有濃鬱的唐宋藝術風格及地方民族特色;多用圓刀技法,佈局嚴謹而有層次,線條圓潤流暢,人物身材勻稱,帶有生活氣息。造像內容及雕刻技法上,與四川、重慶等地唐、宋石窟有較多相似處。

相關景點
旅遊介紹
歷史勝跡
歷史勝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