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院位於成都市區中心地帶青羊區,是集禪林聖跡、園林名勝、朝拜修學於一體的佛教寺院。始建於隋朝大業年間,初名信相寺,相傳是當時隋文帝之子蜀王楊秀之寵妃為當時的比丘尼信相所建。唐末五代時改名為妙圓塔院。宋代改回信相寺。
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慈篤禪師來到殘垣中結廬坐禪,周邊村民見慈篤禪師入定處夜裡放大光明,皆驚異,謂其為文殊菩薩化身。從此慈篤禪師四處遊方,聲名遠揚;康熙帝仰慕其名,曾三次召他入京面聖,都被婉言拒絕。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官民在信相寺舊址籌建寺院,稱為文殊院。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康熙帝御賜「空林」匾額一塊,因此文殊院又名空林堂。嘉慶、道光年間,方丈本圓法師主持擴建了文殊院。
近代時,文殊院香火興盛。歷任方丈都在這裡開壇傳戒,並辦有佛學苑、傳習所,培養僧才。抗戰時期,高僧大德佛源、太虛、能海等陸續到這裡講經說法。
今建築面積20餘萬平方米,設有戒壇,為周邊四川僧俗受戒之道場。1980年7月7日公布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成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