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品吉樂旅行社

  • 吉樂旅遊大師
  • 最新出團報名
    • 南北印度佛陀八大聖地
    • 日本百觀音 四國遍路
    • 中亞古國 大唐西域記
  • 朝聖探索行程
    • 南北印度佛陀八大聖地
    • 日本百觀音 四國遍路
    • 西藏.四川.雲南.聖山雪域
    • 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勝境
    • 中國崑崙道宗名山勝境
    • 中亞古國 大唐西域記
    • 吉樂文旅佛教石窟名剎
    • 尼泊爾 斯里蘭卡 不丹
    • 吉樂朝聖探索旅遊 Mission
  • 旅人文摘
  • 吉樂好評
  • 聯絡我們
FACEBOOK LINE
旅人文摘 印度尼泊爾不丹

旅人文摘

吠舍離 Vaishali 廣嚴城.佛陀藥師經說法地.阿難舍利塔.佛陀舍利塔
吠舍離 Vaishali 廣嚴城.佛陀藥師經說法地.阿難舍利塔.佛陀舍利塔
吠舍離Vaishali 位於恆河北岸的離車族之城,名字意為廣嚴之意,在古印度吠舍離是由八個部族所組成的聯邦,
鹿野苑 Sarnath.仙人鹿野苑.法王塔.達美克塔.阿育王石柱
鹿野苑 Sarnath.仙人鹿野苑.法王塔.達美克塔.阿育王石柱
鹿野苑Sarnath位於古印度迦尸國,位於印度古城瓦拉納西北方約10公里處,此處是佛陀成道後第一次與五比丘闡述四聖諦法門,
拘尸那羅 Kushinagar 佛陀涅槃處.梭羅雙樹.大涅槃寺.臥佛殿
拘尸那羅 Kushinagar 佛陀涅槃處.梭羅雙樹.大涅槃寺.臥佛殿
拘尸那羅是佛陀一生足跡最後的終點,佛陀來到了拘尸那羅的梭羅樹林中停了下來,此時佛陀的身軀已經極度虛弱無法行動,
藍毗尼園 Lumbini 釋迦牟尼佛.佛陀誕生地.摩耶夫人聖樹.聖池.阿育王柱
藍毗尼園 Lumbini 釋迦牟尼佛.佛陀誕生地.摩耶夫人聖樹.聖池.阿育王柱
距今2500年前的古印度,誕生了一位影響後世深遠的宗教領袖~佛陀,佛陀名為喬達摩悉達多,是古印度釋迦族的王子
菩提迦耶 Bodh Gaya 摩訶菩提寺.金剛座.靜坐冥想.右繞佛塔.大禮拜
菩提迦耶 Bodh Gaya 摩訶菩提寺.金剛座.靜坐冥想.右繞佛塔.大禮拜
佛教最重要的聖地~菩提迦耶~摩訶菩提寺,據考究,摩訶菩提寺最早於公元前三世紀篤信佛法的阿育王所建造之塔寺,到了西元四世紀錫蘭國王
菩提迦耶 Bodh Gaya 牧羊女蘇嘉塔 Sujata Temple
.蘇嘉塔村落.蘇嘉塔大塔
菩提迦耶 Bodh Gaya 牧羊女蘇嘉塔 Sujata Temple .蘇嘉塔村落.蘇嘉塔大塔
2500年前佛陀出家追求與真理,在正覺大山苦行林龍洞修行,經過了六年的修行仍無法悟道,苦行讓佛陀身體極為虛弱,後來佛陀遇到一位雲遊四方的唱琴師
王舍城 Rajgir 印度公路村民.頻婆娑羅王囚禁監獄.古戰場戰車輪遺跡
王舍城 Rajgir 印度公路村民.頻婆娑羅王囚禁監獄.古戰場戰車輪遺跡
下一站來到印度古代戰爭遺跡,遺跡位於王舍城附近的公路上,乍看相當不起眼,卻是重要的考古遺跡。
菩提迦耶 Bodh Gaya 尼連禪河.三迦葉拜火教道場
菩提迦耶 Bodh Gaya 尼連禪河.三迦葉拜火教道場
三迦葉兄弟拜火教~優樓頻羅迦葉,佛陀展現神通,讓三迦葉兄弟拜火教千餘眾人皈依了佛法,佛陀帶領著一千餘人,浩浩蕩蕩的前往摩竭陀國首都~王舍城。
菩提迦耶 Bodh Gaya 不丹寺.印度山日本寺
菩提迦耶 Bodh Gaya 不丹寺.印度山日本寺
世界信仰佛教的亞洲各國也紛紛在菩提迦耶建立自己的佛寺,泰國、緬甸、日本、不丹、西藏等等都可以見到,華人則有一間中華寺
鹿野苑 Sarnath.五比丘迎佛塔 Chaukhandi Stupa.摩訶菩提協會
鹿野苑 Sarnath.五比丘迎佛塔 Chaukhandi Stupa.摩訶菩提協會
喬堪祗塔(Chaukhandi),又名五比丘迎佛塔,是一座大型的覆缽型磚塔,根據紀載是佛陀成道後從菩提迦耶前往鹿野苑,與五比丘相遇之處,佛塔上方的八角塔,是印度德里王朝(1499~1799AD)時期,蒙兀兒帝國第二位皇帝胡木炎(阿克巴的父親)在1588年造訪時,地方官員為歡迎他所豎立的,佛塔上有八角塔見證了印度多元文化與歷史。
菩提迦耶 Bodh Gaya 摩訶菩提寺.正覺大塔.金剛座菩提樹.早課時間
菩提迦耶 Bodh Gaya 摩訶菩提寺.正覺大塔.金剛座菩提樹.早課時間
隨著來自世界各地的佛教朝聖者進入前方的摩訶菩提寺,每個人抱著虔誠的心情來到佛陀成道之地朝禮。
菩提迦耶 Bodh Gaya 摩訶菩提寺.正覺大塔.迦耶之夜.燃燈供佛
菩提迦耶 Bodh Gaya 摩訶菩提寺.正覺大塔.迦耶之夜.燃燈供佛
佛教聖地摩訶菩提寺內燈光閃耀,絲毫不見夜幕的低垂,在摩訶菩提寺內湧入眾多的朝聖者,每個人手上一盞燭光,一份心意,圍繞的大塔禮敬供佛。
瓦拉納西 Varanasi 印度恆河.恆河金剛砂.瑜珈大師.生命的盡頭
瓦拉納西 Varanasi 印度恆河.恆河金剛砂.瑜珈大師.生命的盡頭
這條河流,這座城市,是印度人的生命之城,一年365天都有人在恆河火葬、沐浴。
瓦拉納西 Varanasi 印度恆河.恆河女神.水燈之願.恆河日出
瓦拉納西 Varanasi 印度恆河.恆河女神.水燈之願.恆河日出
印度恆河有一座古老傳奇的城市「瓦拉納西」千年以來屹立不搖在恆河畔,拉納西是印度古國之一,古稱波蘿奈斯國,舊稱迦尸國,迦尸意思是「光的城市」,整座城市充滿印度古國魅力,瓦拉納西是古代迦尸國首都,目前城市人口約100萬,是印度教、佛教、耆那教的重要聖地之一,瓦這裡的居民仍維持2000多年前的生活習慣,古老的城市裡充滿著聖牛、修行者、觀光客交錯,唐玄奘大師也曾到此一遊。
雞足山 Kukkuta Padagiri 大迦葉尊者.印度村落.四輪越野車
雞足山 Kukkuta Padagiri 大迦葉尊者.印度村落.四輪越野車
雞足山佛陀大弟子入定之處,迦葉尊者雞足山 Kukkuta Padagiri ,雞足山並非佛陀八大聖地之一,但在佛教歷史上地位非常重要
雞足山 Kukkuta Padagiri 大迦葉尊者.雞足山佛塔.摩訶迦葉入定處
雞足山 Kukkuta Padagiri 大迦葉尊者.雞足山佛塔.摩訶迦葉入定處
印度雞足山位於印度咕巴地區,根據佛教經典紀載,佛陀大弟子迦葉尊者現今入定於印度的雞足山內,迦葉尊者正護持佛陀的衣缽,等待56億7千萬年後未來佛彌勒菩薩誕生於娑婆世界,將衣缽傳​​承給他。過去法顯大師、玄奘大師、龍樹菩薩皆曾提到的雞足山即為此,雞足山上近年建了一座金色佛塔,並於2006年迎請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烏金聽列多傑登上印度雞足山頂,為此佛塔開光。此佛塔乃是為紀念彌勒菩薩、大迦葉尊者、無著菩薩而建。
王舍城 Rajgir 七葉窟.第一次佛教經典集結處
王舍城 Rajgir 七葉窟.第一次佛教經典集結處
七葉窟是佛教歷史上意義重大之地,在佛陀滅度後,很多大阿羅漢紛紛跟隨進入涅槃,佛陀大弟子首座迦葉尊者為保存佛陀教法,招集了具有三明,得六神通,智慧具足證果的阿羅漢參與編撰佛典,史載有五百羅漢參與集結,
王舍城 Rajgir 竹林精舍.迦蘭陀竹園
王舍城 Rajgir 竹林精舍.迦蘭陀竹園
竹林精舍,梵文Kalandaka Veṇuvana,古印度佛教著名寺院,漢語音譯"迦蘭陀竹園",釋迦牟尼佛成道之後,跟隨弘法的弟子常有數百人。
王舍城 Rajgir 靈鷲山.耆闍崛山.心經.妙法蓮華經說法台
王舍城 Rajgir 靈鷲山.耆闍崛山.心經.妙法蓮華經說法台
根據佛經的記載,靈鷲山是環繞在王舍城周圍的五山之一,它的梵文名字是耆闍崛山( Grdhrakūta )靈鷲山因山上石頭形似鷲鳥的山石而得名, 漢譯的佛經按音譯而稱之為「耆闍崛山」,靈鷲山位於古印度摩揭陀國,是佛陀的重要說法地之一,佛陀在靈鷲山上宣說了「妙法蓮華經」、「大集經」、「寶積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等,重要經典再世界廣為流傳。
王舍城 Rajgir 那爛陀大學 Nalanda.唐玄奘天竺留學處
王舍城 Rajgir 那爛陀大學 Nalanda.唐玄奘天竺留學處
那爛陀 Nalanda 大學是世界歷史上最古老的大學,時間比歐洲的波隆那大學、巴黎大學還早建立,梵語「那爛陀」三字意謂「施無畏」或「無畏施」,那爛陀(Nalanda)源自古代梵文裡蓮花 nalam ,蓮花在印度是知識的象徵,在公元5世紀時,印度笈多王朝的鳩摩羅笈多王護持佛法,在那爛陀創建了一所佛教大學,稱為那爛陀寺(Nālandā Vihāra ),那爛陀大學是玄奘大師來到印度的留學之處。
王舍城 Rajgir 玄奘寺.玄奘大師一生行旅銅畫
王舍城 Rajgir 玄奘寺.玄奘大師一生行旅銅畫
唐朝時期玄奘大師隻身前往印度天竺取經,為中國佛教立下不朽的貢獻,在印度,玄奘曾經留學過的那爛陀大學旁,興建了一座紀念玄奘大師的寺院,名為玄奘寺,紀念玄奘大師的寺院很多,但在玄奘大師百年之後,他怎麼也沒想到後人為了紀念他的貢獻,在他的母校旁邊建了一座專門紀念他的寺院,回想起玄奘大師的一生充滿驚奇與不可思議。

凱薩里亞大塔 Kesaria 拜缽寶塔
凱薩里亞大塔 Kesaria 拜缽寶塔
凱撒里亞大塔位於吠舍離不遠之處,大塔外型如缽,傳聞是佛陀出家更衣之處,也有一說法是佛陀涅槃前化現的缽作為紀念,這座佛塔的規模為印度之最,這麼大的一座大塔矗立在此由來肯定不簡單,目前考古隊在附近仍在持續挖掘,兩千多年前的佛教故事傳聞很多,兩千多年後許多傳說正在逐漸考證,可以確定的是這座規模宏大的佛塔,在歷史上必定有其重要的意義。
拘尸那羅 Kushinagar 佛陀大般涅槃火化處.八王分舍利.佛陀最後飲水處
拘尸那羅 Kushinagar 佛陀大般涅槃火化處.八王分舍利.佛陀最後飲水處
拘尸那羅是佛陀最後止步的地方,佛陀在吠舍離度假最後一個雨季,進行生平最後一次說法之後,與吠舍離離車族人告別,離車族人隱約之間感覺到這是最後一次見到佛陀心中十分不捨,傳說佛陀為此將自己使用的缽送給了離車族人作為紀念,
拘尸那羅 Kushinagar 平民小學.緬甸金塔.中華寺
拘尸那羅 Kushinagar 平民小學.緬甸金塔.中華寺
拘尸那羅在古代是最強大的國度,現代則是印度教為窮困的省份,像是印度比哈爾省等等,在19世紀中葉開始英國殖民下的印度,英國考古學家康寧漢對於佛陀聖地展開了大規模的考古行動,使著佛陀遺跡出土,世界各地的佛教朝聖者絡繹不絕前往印度,在朝聖者的支持下間接了幫助了許多印度窮困家庭學生的生活。
舍衛國 Shravasti 祇園精舍.阿難菩提樹.弟子塔.斯里蘭卡寺廟
舍衛國 Shravasti 祇園精舍.阿難菩提樹.弟子塔.斯里蘭卡寺廟
舍衛國,在佛陀年代是憍薩羅國的首都,西元七世紀,玄奘法師赴印度取經,舍衛國根據描述室「城周四十餘里。土壤膏腴,地利滋盛。邑里相望,人戶殷實。」舍衛國在 Shravasti 印度文「一切有」的稱謂,由此可見當時的富饒,隨著斗轉星移時代變遷,
藍毗尼園 Lumbini 佛陀誕生.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大愛道寺
藍毗尼園 Lumbini 佛陀誕生.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大愛道寺
藍毗尼園位於尼泊爾與印度邊境上,是佛陀的誕生之處,兩千五百年前此處曾是釋迦族的領域,現在則是為`蒂萊” Terai 的小村落,19世紀後由於佛陀考古突破重大發現,考古隊找到了佛陀誕生之處,這座寧靜的小村落逐漸熱鬧了起來,佛教朝聖者不斷湧入,尼泊爾政府才著手規劃為遺跡公園,從藍毗尼園細說佛教,是的,一切都是從藍毗尼園這座小村落開始。
迦毗羅衛城 Kapilavastu.釋迦族王宮.佛陀故居王城
迦毗羅衛城 Kapilavastu.釋迦族王宮.佛陀故居王城
位於印度與尼泊爾邊境的釋迦族古城遺址,是重要的佛教聖地,源自於這裡就是佛祖的故鄉,佛教創始人原名喬達摩悉達多,又被尊稱為佛陀,釋迦牟尼佛是後人對他的尊稱,「釋迦」二字是他所屬的部族釋迦族的名稱,按佛教傳統,「牟尼」是當時對剃髮出家、乞食離欲、修行成就者的稱謂。經過歷史學家考證尼泊爾印度邊境大片古城遺跡就是古印度釋迦族的都城。
舍衛國 Shravasti 祇園精舍.祇樹給孤獨園.犍陀俱提精舍.阿彌陀經.金剛經.說法之地
舍衛國 Shravasti 祇園精舍.祇樹給孤獨園.犍陀俱提精舍.阿彌陀經.金剛經.說法之地
舍衛國 Shravasti 在2500年前北印度是最強大的憍薩羅 Kasala 國首都,國泰民安康富饒富庶,佛陀在49年的弘揚佛法的歲月中有25年是在此度過,在這裡有許多關於佛教的故事,憍薩羅國波斯匿王與佛陀求法的故事,更重要的是佛陀在舍衛國講述了金剛經及阿彌陀經兩部經典,金剛經及阿彌陀經是佛教中最重要的經典之一,我們熟悉的佛教敬語~南無阿彌陀佛即由此出處。
舍衛國 Shravasti 佛陀忉利天飛升處.大神蹟塔.給孤獨長者之家.央掘魔羅塔
舍衛國 Shravasti 佛陀忉利天飛升處.大神蹟塔.給孤獨長者之家.央掘魔羅塔
舍衛國是佛陀講法的重要之地,舍衛國中除了佛陀傳法外,這裡也是外道的興盛之地,古老及新興的宗教都把舍衛國當作重要的重鎮,佛陀在這個國家投入非常多的心力教化說法,展現了許多神通降伏外道,許多偶熟能詳的佛教故事都在舍衛國發生
僧伽施 Sankissa 桑卡西亞.曲女城.阿育王石柱.佛陀忉力天下凡處
僧伽施 Sankissa 桑卡西亞.曲女城.阿育王石柱.佛陀忉力天下凡處
佛陀八大聖地當中,僧伽施是唯一一處較少人前往之處,他位於靠近阿格拉東南方的一處偏遠小鎮處,桑伽施國為位於中印度恆河流域的古國,《大唐西域記》稱為劫比他國是佛陀上忉利天說法三個月,降還人間之處,此處也是當來下生彌勒佛的誕生地。玄奘大唐西域記:「天帝釋乃縱其神力建立寶階,中階黃金、左水精﹙晶﹚、右白銀。如來……履中階而下,大梵王執白拂,履銀階而下,天帝釋持寶蓋,蹈水精階而左侍,﹙梵﹚天眾淩虛,散花贊德。」
新德里 Delhi 印度門.全印戰爭紀念館
新德里 Delhi 印度門.全印戰爭紀念館
來到印度新德里,有一處廣場公園是遊客們喜歡去參觀的,他就是印度門。印度門 India Gate 是印度新德里的地標,位於新德里的中心地帶及政府機關,許多重要的道路從這裡向外放射出去。印度門初建於1921年,高42米。它是由紅色砂岩和花崗岩建成。印度門由埃德溫·魯琴斯設計,最初稱為全印戰爭紀念館 All India War Memorial,紀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三次英阿戰爭中為英屬印度而喪生的90000名不列顛印度軍隊士兵。
佛陀八大聖地.印度公路趣事.不可思議的印度
佛陀八大聖地.印度公路趣事.不可思議的印度
來到印度朝聖多年,在印度經歷了許多點點滴滴的往事,在印度所見道的人事物只能說~不可思議的印度,在這個神奇的國度沒什麼是不可能的,今天讓我來分享印度的趣事!
新德里 Delhi 國家博物館.佛陀頭頂骨舍利.佛教藝術之旅
新德里 Delhi 國家博物館.佛陀頭頂骨舍利.佛教藝術之旅
印度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始建於1949年,位於新德里市中心。館內藏有西元前2至3世紀至今的印度不同地區和歷史時期的各種珍貴文物,其中以古代文物為主,包括古代印度銅器、陶器、雕刻等藝術品。印度總理尼赫魯倡議而建。這是一座三層樓建築,館內藏有印度上古時期至今不同地區的各種珍貴曆史文物,包括古代手工藝品、銅器、陶器、雕刻等藝術品。同時還藏有佛教與印度教藝術品、染織品和古錢幣等。此外,館內還陳列有部分珍貴的外國文物,甚至包括中國的甘肅敦煌繪畫、西藏宗教器物等。想了解古印度文化的全貌和欣賞雕刻藝術,可以到博物館深度一遊。
波卡拉 Pokhara - 費娃湖 Phewa Lake.湖上划船.巴拉喜金廟 Barahi Temple
波卡拉 Pokhara - 費娃湖 Phewa Lake.湖上划船.巴拉喜金廟 Barahi Temple
尼泊爾波卡拉海拔650公尺,波卡拉尼泊爾話是充滿水的池塘,清澈的湖水是來自於喜馬拉雅山,在波卡拉住上一鎮子有一種山居歲月的感覺,費娃湖是尼泊爾的第二大湖,是波卡拉三個湖泊中最大最美的一個,要去走安娜普娜或ABC基地營都得從波卡拉補給出發,於是這裡成為全世界喜歡登山或山居歲月的人們們嚮往的地方。
加德滿都 - 博拿佛塔 Bodnath Stupa.滿願塔.布達納特.尼泊爾最大佛塔
加德滿都 - 博拿佛塔 Bodnath Stupa.滿願塔.布達納特.尼泊爾最大佛塔
博拿佛塔,又稱為布達納特Bouddhanath,佛塔距離加德滿都市區以東8公里,博拿佛塔BOUDHANATH STUPA 是全世界最大的覆缽式佛塔,博拿佛塔約5世紀建立,高度60公尺,1959年解放軍入藏後從西藏來的藏族僑民在這裡聚居,並圍繞布達納特建立了超過50個小型佛寺。1979年,布達納特作為加德滿都谷地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遺產。
加德滿都 - 帕坦古都 Patan.杜巴廣場 Durbar Square.千佛寺
加德滿都 - 帕坦古都 Patan.杜巴廣場 Durbar Square.千佛寺
帕坦古城 Patan始建於公元三世紀,城中的四支石柱據說更是公元前 250 年印度闻名的阿育王 (Ashoka) 所立。Patan 原名 Lalitpur,解作「藝術之城」,之前曾是獨立王國,現存的主要建築物大都是十六至十八世紀期間幾位 Malla 王朝的君主所建。帕坦的居民以尼瓦族為主,主要從事雕刻、繪畫、金銀銅器工藝及農耕等。帕坦城中有大量的印度教及佛教古老寺廟
加德滿都 - 南無菩提 Namo Buddha 佛陀前世捨身餵虎處.創古扎西仰澤寺
加德滿都 - 南無菩提 Namo Buddha 佛陀前世捨身餵虎處.創古扎西仰澤寺
今天要前往尼泊爾南無菩提 Namo Buddha,這相傳是佛陀捨身餵虎之處,也被稱為捨身崖,Namo Buddha在藏語裡稱為“大莫慮津”(Tagmo Lujin),大莫是指母虎,慮津是供身或捨身的意思,就是捨身飼虎之意。南無菩提距離加德滿都約兩個小時的車程,由於路況較差大多要換搭乘小車前往,南無菩提位於尼泊爾郊區山上。
加德滿都 - Kathmandu 尼泊爾皇宮.杜巴廣場.大黑天.泰米爾區 Thamel
加德滿都 - Kathmandu 尼泊爾皇宮.杜巴廣場.大黑天.泰米爾區 Thamel
加德滿都的杜巴廣場(Durbar Square)位於市中心南部,是馬拉國王時代(Malla Kings)和隨後的沙阿王朝(Shah Dynasty)時代的舊王宮
波卡拉 Pokhara - 莎朗闊 Sarangkot.魚尾峰日出.日照金山
波卡拉 Pokhara - 莎朗闊 Sarangkot.魚尾峰日出.日照金山
尼泊爾波卡拉是許多國外遊客的旅行首選,有著美麗的雪山風貌以及登山步道,整座波卡拉被喜瑪拉雅山的安娜普娜山脈 Annapurna 環抱
加德滿都 - 斯瓦揚布納特寺 Swayambhunath.四眼天神廟.猴廟
加德滿都 - 斯瓦揚布納特寺 Swayambhunath.四眼天神廟.猴廟
斯瓦揚布納特寺,四眼天神廟,又名猴廟 Monkey Temple,是尼泊爾的佛教寺廟
帕賓 Pharping - 阿蘇拉洞 Asura.大手印.綠度母道場.金剛亥母道場.蓮花生大士閉關山洞
帕賓 Pharping - 阿蘇拉洞 Asura.大手印.綠度母道場.金剛亥母道場.蓮花生大士閉關山洞
帕賓阿蘇拉洞 Asura Cave 是蓮花生大士閉關、成就普巴金剛的聖地。蓮師在此獲得無上證悟
波卡拉 - 尼波公路.西藏村.大衛瀑布David Fall.摩訶戴弗洞穴 Gupteshower Mahadev Cave
波卡拉 - 尼波公路.西藏村.大衛瀑布David Fall.摩訶戴弗洞穴 Gupteshower Mahadev Cave
波卡拉位於尼泊爾中部喜馬拉雅山南坡山麓波卡拉河谷上,波卡拉曾是西藏和印度之間重要的貿易通道,該地曾被卡斯基人統治
菩提迦耶 Bodh Gaya 正覺大山.龍洞.佛陀苦行六年洞穴.苦行林
菩提迦耶 Bodh Gaya 正覺大山.龍洞.佛陀苦行六年洞穴.苦行林
根據佛傳記載,離開皇宮一心求道的佛陀南下度過了恆河,來到了印度古代強大的摩揭陀國
加德滿都 - 巴卡塔布 Bhaktapur.巴特岡古城.陶土廣場
加德滿都 - 巴卡塔布 Bhaktapur.巴特岡古城.陶土廣場
巴克塔普爾又名巴特岡 BHAKTAPUR,在尼語中是“稻米之城”或“虔誠者之城”的意思
加德滿都 - 帕坦 Patan.庫瑪麗女神 Kumari.庫瑪麗之家
加德滿都 - 帕坦 Patan.庫瑪麗女神 Kumari.庫瑪麗之家
尼泊爾有一傳統的習俗,就是庫瑪麗女神 Kumari,庫瑪麗女神被稱為活著的女神,根據傳說~庫瑪麗是尼泊爾王室保護神塔蕾珠女神的化身,由來傳說有多種版本
LINE
臉書
留言諮詢
大品吉樂旅行社
吉樂朝聖旅遊大師
大品吉樂旅行社有限公司  負責人: 沈少竹  聯絡人:陳子涵
註冊編號: 交觀甲 870800 品保北 2703  統一編號: 95450286
公司電話: 02-2563-6683  
公司傳真: 02-2562-8813
電子信箱: luckyshen7777@gmail.com
公司住址:台北市中山北路2段102號11樓之2
  • Facebook
  • Instagram
  • Line
關於吉樂
  • 吉樂旅遊大師
  • 出團報名
  • 旅人文摘
  • 吉樂好評
  • 聯絡我們
  • 最新消息
好評推薦
  • 旅人文摘
  • 吉樂好評
  • 旅遊刷卡匯款單
  • 護照台胞申辦書
團體行程
  • 南北印度佛陀八大聖地
  • 日本百觀音 四國遍路
  • 西藏.四川.雲南.聖山雪域
  • 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勝境
  • 中國崑崙道宗名山勝境
  • 中亞古國 大唐西域記
  • 吉樂文旅佛教石窟名剎
  • 尼泊爾 斯里蘭卡 不丹
  • 吉樂朝聖探索旅遊 Mission
Copyright © 2025 大品吉樂旅行社 All rights reserved. Codepulse-網站架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