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毗羅衛城(Kapilavastu),又譯劫比羅伐窣堵、迦毘羅蟠窣都、迦毗羅婆蘇都、迦毗羅、迦毗梨等,意思是妙德城或黃頭居處,位置大約在大雪山南麓,尼泊爾與印度的交界處,為古代釋迦族的國都,也是釋迦牟尼的故鄉。
2000多年前,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系迦毘羅衛國~淨飯王之子,在此受傳統的婆羅門教育,度過他的青少年時代。 29歲時捨棄王族生活,出家修道,創立佛教。這裡成為早期佛教中心,寺廟、佛塔盛極一時。最終迦毗羅衛城為拘薩羅國琉璃王所滅。
位於印度與尼泊爾邊境的釋迦族古城遺址,是重要的佛教聖地,源自於這裡就是佛祖的故鄉,佛教創始人原名喬達摩悉達多,又被尊稱為佛陀,釋迦牟尼佛是後人對他的尊稱,「釋迦」二字是他所屬的部族釋迦族的名稱,按佛教傳統,「牟尼」是當時對剃髮出家、乞食離欲、修行成就者的稱謂。經過歷史學家考證尼泊爾印度邊境大片古城遺跡就是古印度釋迦族的都城。
根據紀載釋迦族是印度古國之一,英國殖民印度時期 1857年,印度各地出現反抗英國政府的活動,尼泊爾派兵協助英國平亂,英國為了感謝尼泊爾的相助,於是將印尼邊境的部分土地(藍毗尼)劃分給尼泊爾,自此釋迦族古遺跡成為在印度及尼泊爾都見的到,此處原屬於印度 Uttar Pradesh省(北方邦)。
中國有兩位高僧,法顯大師和玄奘大師分別於西元406年和654年到此地朝聖,兩位大師曾留下詳細的紀載,隨的印度回教大軍的入侵及破壞,古遺跡一度完全消失,19世紀末期起,考古學家根據法顯和玄奘的著作,開始測定方位,搜尋遺址,1982年在遺址發掘一條寬五六米的大街和一座寬5米的大門,大門兩側有昔日王宮的圍牆殘址。
此篇照片為印度端迦毗羅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