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特那(Paṭnā,印地語:पटना,旁遮普語:ਪਟਨਾ),又譯帕特納(古稱華氏城),為印度比哈爾邦首府,隸屬於巴特那縣,古稱華氏城、華子盛,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古希臘歷史學家和外交家麥加斯梯尼在其著述的《印度志》(Indica)曾載:巴特利普特那(Pataliputra,巴特那古名)位於恆河與Arennovoas二河交匯處,長9英里、寬1.75英里。他說此地有七種職業的人,哲學家地位最高,而且不可交換工作。經過千百年的歷史變遷,現代城市巴特那位於加格拉(Ghagra)、宋河(Son)與甘達克(Ganda)三水交匯處,城區發展到15公里長,5到7公里寬;恆河流淌到這裡看起來更像大海,氣勢恢宏,奔流不息。
巴特那在孔雀帝國時期(約前300年),人口約為40萬。在孔雀帝國與笈多帝國時期,巴特那是印度次大陸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巴特那在17世紀再次成為國際貿易中心。
巴特那這城市已有2500年的歷史,曾為西元前3世紀孔雀王朝阿育王的首府,佛經裡記載,稱為「華氏城」。曾經是一個經濟和宗教方面都很繁榮之邦,亦被稱為聖人之邦。第三次結集(華氏城結集):阿育王時代在孔雀帝國首都華氏城舉行,這次結集的經典是佛教向印度全境和境外傳播的基礎。佛陀入滅後234年,在阿育王護持下,組織了一千比丘在華氏城舉行了第三次結集。此次結集以經、律、論三藏為主。結集後,選派了一批比丘到恆河流域以外的地區,及印度境外傳教。